真的有容易近视的体质?我的近视会不会遗传给孩子?

时间:2022-05-04 09:36来源:未知编辑:puff浏览:

【文章导读】你身边是否有这些孩子 熬夜写作业 手机不离手 眼睛依旧是标准视力 你和孩子的爸爸都是高度近视 深知近视的痛苦 决心要保护好孩子的眼睛 化身行走的警示钟 早睡觉! 不能玩手机!

  你身边是否有这些孩子
熬夜写作业
手机不离手
眼睛依旧是标准视力

你和孩子的爸爸都是高度近视
深知近视的痛苦
决心要保护好孩子的眼睛
化身行走的警示钟

早睡觉!
 
  不能玩手机!
 
  端正姿势写作业!
 
  ......
 
 
  百般注意下孩子还是近视了

这就是今天要说到的导致近视的一个重要因素:遗传。

  中国青少年的近视率居世界高位
世界卫生组织此前的研究报告显示
中国近视患者人数多达6亿

在这庞大的近视人群中有多少是由遗传造成的近视?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近视近视按照屈光度来分,小于300度为轻度近视,300-600度为中度近视,600度以上为高度近视。按照眼部是否发生器质性病变,近视分为单纯性近视和病理性近视。
 
  1单纯性近视又叫做后天性近视,多见于儿童青少年,一般指中低度近视,眼底无明显变化,通过配镜可以矫正视力。就像相机的底片是好的,只是对焦出现了问题。
 
  2病理性近视多见于高度近视,眼底发生了某些病变,通常伴随着一系列的并发症,其中包含黄斑出血、视网膜脱离、视网膜裂孔、视网膜变性、玻璃体浑浊等问题,还伴随视力下降,严重者有致盲的风险。病理性近视多由父母的高度近视遗传而来。
 
  
  多数近视眼受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影响近视是由很多个基因决定的,每个基因发挥一点作用,在多基因作用下,再加上环境因素,造成的近视。每个人都可能有近视基因,遗传的是容易近视的体质,而非近视本身。由于近视受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影响,并不是携带近视基因的人都会近视。

  目前比较常见的是单纯性近视,也就是后天性近视,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后天性近视的的影响率分别占 60% 和 40%,遗传因素影响高于环境因素。

  在遗传中,父母中单方双方患有近视的孩子,会比父母都不近视的孩子发生近视的概率高15%-26%;父母中有一位是高度近视时,其子女发生近视的概率40-60%。
 
  
  在有遗传因素的前提下,如长时间近距离用眼等后天环境因素,会激活遗传因素从而导致近视。
 

  没有遗传因素也会近视

  对于那些怎么作都不近视的人来说,答案很简单:运气好+基因好。
 
  但可不是每个人都有好的运气加不近视的基因,千万不要仗着父母双方都没有近视就不注意孩子的近视防控,没有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也能直接导致近视的发生,虽然遗传因素不可防,但是可以重视可控的环境因素。
 
  上世纪80年代的人鲜少近视,原因不难看出,他们那个年代没有电子产品,别说是现在的手机、ipad了,就连电视机都是奢侈品,消磨时间的方式大多是在户外进行活动。
 
  随着社会的现代化发展,电子产品普及,国家对文化知识水平的重视,孩子近距离用眼的时间大大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大幅度减少,近视率便逐年攀升。
 

  6岁儿童的近视率超过9%

  得近视的年龄越小,如果不加以控制,越易发展为高度近视,高度近视其中一部分就会进展到病理性高度近视,造成严重的眼病,严重损害视力,甚至致盲。
 
  调查数据显示我国青少年的高度近视患病率高达6.96%~38.4%。
 
  如果孩子在18岁前把近视控制在600度以内,可以降低这些眼病风险:
 
  67% 的青光眼74% 的白内障98% 的视网膜脱离99% 的黄斑病变
 

  目前控制近视度数增长的方法还是比较有限的,大量研究数据表明,OK镜近视控制效果在40%-60%之间(这里是指大样本研究,而不是某一项研究或小样本),算是延缓近视发展比较有效的一个方案。

  
  近视一定要先防再控,牢记一增一减

  减少近距离用眼时间
  医生建议3岁以下儿童不要过早接触手机、平板、学习机等电子产品。学龄前儿童应该尽量减少电子产品使用,看动画片时间每次不宜超过 15 分钟,每天累计不超过 1 小时。
  牢记“20-20-20”护眼法则:近距离用眼20分钟要休息一下,看20英尺(6米)以外的物体,每次眺望至少20秒。
 
  增加户外活动时间
  每天户外活动2小时,能够大大降低孩子的近视率。另外增加户外运动可使视网膜受光照时间增多,光照刺激利于视网膜合成和释放多巴胺,多巴胺可以增加眼内脉络膜的血供,增厚脉络膜层的厚度,使眼轴缩短,从而防治近视。

扫描二维码关注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