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需要防蓝光吗?

时间:2018-10-09 16:37来源:厦门眼科中心编辑:huang浏览:

【文章导读】要知道蓝光该不该防,得先知道 什么是蓝光?哪些地方有蓝光? 我们可以看见物体,是因为有光。可见光并不是白色的,而是由各色光谱混在一起形成的所谓白光。 日常生活中,蓝光

  要知道蓝光该不该防,得先知道——
 
  什么是蓝光?哪些地方有蓝光?
 
  我们可以看见物体,是因为有光。可见光并不是白色的,而是由各色光谱混在一起形成的所谓“白光”。
 
  日常生活中,蓝光其实无处不在。除了太阳光中的蓝光,近20年来LED灯以及LED电子屏飞速发展,让我们接触到越来越多的“人造”蓝光。
 
  蓝光无处不在,岂不是很恐怖?
 
  并不是所有蓝光都对眼睛有害,不要“一棍子打死”。蓝光也有好有坏,我们并非要屏蔽所有蓝光。
 
  蓝光波长在400-500纳米之间,如果简单地来划分,这个区间内,波长越短的蓝光越有害,它们是高能短波蓝光,被称之为有害蓝光,在日常生活中的主要来源是LED显示屏。
 
  而有益蓝光,则对调节生物钟、形成夜视力、促进视力发育等方面,有积极作用。
 
  蓝光有啥危害?真的会致盲吗?
 
  在正常情况下,说蓝光会致盲,有危言耸听之嫌。但研究证实,蓝光对我们的眼睛确实存在威胁——
 
  ① 损伤视网膜
 
  蓝光能量高,穿透力强,部分蓝光可以穿透晶体直达视网膜。高能蓝光对视网膜的损伤,已经得到动物实验的证实。另有近年研究证实,在一定时间和强度的蓝光直射下,视网膜细胞活力明显下降甚至凋亡。
 
  庆幸的是,使用合格的LED产品,日常生活中的蓝光强度还达不到严重损伤视网膜的程度。所以,正常人其实无需过分担忧。
 
  不过,做了白内障手术的患者,由于缺乏晶体对蓝光的过滤作用,需要配戴防蓝光眼镜以保护眼底。而眼底病患者,本身可能对蓝光更加敏感,建议也采取防蓝光保护措施。
 
  ② 加重视疲劳和视力模糊
 
  蓝光波长短,能量高,当遇到不均匀介质时,更容易发生散射。蓝光在眼睛里发生散射时,容易形成炫光,且聚焦于视网膜前,造成视力模糊和视疲劳。所以,看电子书往往比看纸质书更容易疲劳。
 
  ③ 加重眼睛干涩
 
  为什么看屏幕久了,容易觉得眼干?除了用眼时间过长,眨眼频率减少等原因外,蓝光也有一份“功劳”。有研究证实,蓝光会引起眼表泪膜的改变,还会损伤角膜上皮细胞,加重眼睛干涩的情况。
 
  ④ 影响睡眠
 
  研究表明,睡前使用电子产品的人需要更长时间才能入睡,因为电子屏幕会不断发出短波蓝光。蓝光会抑制褪黑素的分泌,让你的睡意减退,影响睡眠时间、睡眠质量,打乱你体内的正常生物钟。这就是晚上玩手机,居然越玩越不想睡的原因。
 
  怎么预防蓝光危害?
 
  1、使用手机时调低手机亮度
 
  众所周知,亚洲人更喜欢“冷屏”。为了迎合这部分用户的需求,大部分国行、亚太版手机都配备了色温更高的屏幕。而颜色越冷,就意味着色素中蓝色的成分越高,大量的蓝光更容易对眼睛造成伤害。因此我们可以选择将手机的色温调低,虽然不够冷艳的颜色看起来有些不习惯,但是这样的设置更有利于保护我们脆弱的视网膜。另一方面,调低手机亮度也是很好的防蓝光手段。但需要注意的是,亮度不宜调得过低,否则反而更容易伤害眼睛。应将“自动调节手机亮度”至于打开的位置。
 
  2、合理安排手机使用时间
 
  缩短不必要的手机使用时间。在睡觉前、等公交等的时候,我们玩手机大多都是为了打发无聊。合理安排好这些碎片化的时间,同样能够有效减少蓝光对眼睛的危害。毕竟手机更多的是工具,而不是生活的全部,切莫等到眼睛出了问题,再来自怨自艾。
 
  3、选择防蓝光镜片
 
  眼镜度数高、要常戴眼镜的朋友们,可以在配镜时选择抗蓝光镜片。如此一来,不仅是使用手机,在盯着显示器、平板屏幕等的场景下抗蓝光镜片也能帮我们有效抵御蓝光,防止眼睛度数的进一步提高,可以算是一举多得。
 
  4、提高自身免疫力
 
  如果你是手机控或是天天坐办公室的白领,应想办法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如此才能在大量的蓝光辐射中保持强健的身体。其实提高免疫力的方法也很简单,无非就是多吃含叶黄素和维生素C等抗氧化物的食物,即蔬菜、花卉、水果等。

扫描二维码关注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