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弱视怎么办?该怎么治疗?

时间:2018-09-06 16:14来源:厦门眼科中心编辑:huang浏览:

【文章导读】弱视是发生在儿童时期的常见眼病,也是影响儿童视觉发育的主要眼病之一。上世纪80年代以后,有统计显示弱视的发病率为3%~4%。我国约有3亿儿童,弱视患儿的数量相当可观。 良好

  弱视是发生在儿童时期的常见眼病,也是影响儿童视觉发育的主要眼病之一。上世纪80年代以后,有统计显示弱视的发病率为3%~4%。我国约有3亿儿童,弱视患儿的数量相当可观。
 
  良好的视力不是先天获得的,婴儿出生时,视力不及成人的1%,随着年龄的增长,双眼视细胞不断发育和完善。5岁以内是视功能发育的重要时期,视觉发育一直延续到6岁~8岁,如这个时期内因某种原因造成双眼视物障碍,视觉细胞得不到正常的刺激,视功能就会停留在一个低级水平,双眼视力低下,且不能矫正,就形成了双眼弱视;若只能用一眼视物,这只眼睛的视觉就会在长期的反复刺激中得以发育,而不能注视的另一眼则发育迟缓,形成了单眼弱视。
 
  弱视多为眼部无明显器质性病变,以功能性因素为主所引起的远视力低于0.8,且无法矫正,即为弱视。通俗地说,就是孩子的双眼外观并无明显异常,眼科检查常有屈光不正,配戴合适的矫正眼镜后,视力仍不能达到正常(1.0),这样的眼睛称为弱视。
 
  弱视的分类
 
  弱视根据矫正视力分为轻、中、重三个程度。一般矫正视力为0.8~0.6属轻度弱视,矫正视力为0.5~0.2属中度弱视,矫正视力为0.1或以下属重度弱视。弱视程度越重,治疗越困难,疗效越差。
 
  根据病因的不同,弱视可分为先天性弱视、屈光不正性弱视、屈光参差性弱视、斜视性弱视和形觉剥夺性弱视等。
 
  1、先天性弱视
 
  先天性弱视目前发病机制不清楚,有些继发于先天性眼球震颤。
 
  2、斜视性弱视
 
  大脑皮层为了消除因斜视而引起的复视和视觉紊乱,而主动地抑制了该眼黄斑部传来的视觉冲动。由于斜视眼的黄斑功能长期被抑制而形成的弱视,称为斜视性弱视。
 
  3、屈光参差性弱视
 
  因为双眼屈光度相差太大,双眼在黄斑部所形成的图像大小与清晰度相差太多,使大脑视中枢无法把两个图像融合成为一个,所以抑制了屈光不正较高的眼的物像,使该眼形成弱视,这种弱视叫做屈光参差性弱视。
 
  4、屈光不正性弱视
 
  屈光不正性弱视多见于有高度远视或散光者;由于视网膜上的像始终模糊不清,传入大脑的视觉冲动或信息较少,久而久之便形成弱视。
 
  5、形觉剥夺性弱视
 
  如果患有角膜病、先天性白内障、完全性上睑下垂等,则会挡住视线,使黄斑部无法接受光的刺激,由此而产生的弱视称为形觉剥夺性弱视。
 
  在此,厦门眼科中心提醒您:
 
  学龄前视力检查很重要
 
  学龄前是治疗关键期。弱视的儿童,除有斜视外,眼外观没有明显改变,不红不痛,大多数能正常玩耍、学习。正因为如此,家长和老师不易察觉到孩子有视力问题,往往使他们失去了治疗黄金期,影响了疗效。
 
  3岁~5岁儿童的眼睛正处在生长发育期,他们易患的眼病就是弱视。学龄前做视力检查很重要。儿童在3岁时经过简单的视力教认,绝大多数都会认视力表。有条件的幼儿园要对孩子视力每年进行一次普查筛选,家长也可自购一张标准视力表,挂在光线充足的墙上,让孩子在5米远的地方识别。
 
  检查时一定要分别遮眼检查,不可双眼同时看,防止单眼弱视被漏检,反复认真检查几次,若一眼视力多次检查均低于0.8,则需带孩子到医院做进一步检查,这种检查尽量不晚于4岁。
 
  屈光不正是影响儿童视觉发育,导致弱视、斜视的主要原因之一。家长应该密切注意孩子的视力状况,及早发现异常苗头。一旦发现孩子看书距离近、常常眯眼或歪头视物,或者看电视时喜欢往前凑,就应该对孩子的视力情况有所警惕,尽早带孩子到医院仔细检查眼睛。
 
  婴幼儿视力检查方法
 
  对于不能配合检查视力的婴幼儿,还有一些方法有助于家长发现他们是否存在视力问题。
 
  1、红色绒球法
 
  用一个大的红色绒球,在距离宝宝眼睛20厘米处移动,正常情况下能引起宝宝的注意。此法适用于出生一个月的新生儿。
 
  2、眨眼反射法
 
  医学上称为瞬目反射,在宝宝出生2个月后,将一个物体突然移近其眼部时,正常情况下会引起宝宝眨眼;出生2个月的宝宝不仅能注视眼前较近的物体,还能在小范围内追随目标转动眼球;3个月时可随意注视或追随玩具,头也随之转动;5个月时,能分辨人的面貌。如果宝宝不能稳定地注视目标,或表现为无目的寻找,或只是眼球有节奏的摆动,则表明视力有问题。
 
  3、遮盖法
 
  交替遮盖小儿的双眼,观察其动作。因为视力差的眼睛看不清楚,所以当遮盖视力较差的眼睛时,宝宝多不在意,而遮盖视力好的一只眼睛时,宝宝会伸手去推开遮盖眼睛的手或物体。如果家长怀疑孩子的视力有问题,一定要尽快带他们到医院进行准确可靠的屈光检查。
 
  儿童特别是婴幼儿无法配合主观验光,必须采用客观验光。通常多采用1%的阿托品强力散瞳药将睫状肌充分麻痹,尽量减少由于儿童眼睛调节过强对屈光检查的干扰,来确定孩子眼睛的屈光状态。
 
  验光后,医生会告诉家长孩子患的是近视还是远视,有没有散光存在,还会根据孩子戴眼镜后的矫正视力来确定孩子是否患有弱视。
 
  弱视治疗需要争分夺秒
 
  弱视的治疗存在一定的时效性。一旦孩子被确诊为弱视,家长应该争分夺秒为孩子治疗。弱视是一种发育性疾患,年龄越小,疗效越好,治愈率越高,成年后则基本治愈无望。
 
  国内外的统计报告表明,当儿童的年龄超过12岁以后,弱视的治疗效果很差。这主要是因为儿童年龄超过12岁以后,眼-大脑皮层神经通路基本发育完善,视觉发育可塑性关键期已经终止。不同月龄(年龄)的儿童视力发育情况不同。
 
  在视觉系统发育初期,弱视这种低常的视力存在可逆性,但受到患儿年龄、病因、双眼视力差别、视力低常程度及是否治疗等因素的影响。当视觉系统的生长发育期结束后,这种视力低常即失去恢复正常的可能。另外,随着儿童年龄的增大,他们也不再容易接受遮盖治疗等关键的治疗措施。
 
  学龄前儿童的治疗效果往往比较好,因为他们这时正处于视觉发育的关键期,同时没有学业压力,可以在家中由家长监督患儿的治疗。
 
  特别要提醒的是,弱视眼经过一个阶段治疗视力恢复正常后,有些家长就松了一口气,自行终止治疗,以至于使孩子的视力又重新下降。这属于弱视复发,因为弱视眼视力恢复后,仍需要巩固治疗一段时间,并应定期复查,一般随诊期为3年。

扫描二维码关注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