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什么病?

时间:2021-07-21 15:38来源:厦门眼科中心编辑:huang浏览:

【文章导读】我国现有超过1亿的糖尿病患者,而在我国成年人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病率为24.7%~37.5%,患者人数已达3000多万,且随着糖尿病病程越长,患病率越高,病情也越重。一

  我国现有超过1亿的糖尿病患者,而在我国成年人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病率为24.7%~37.5%,患者人数已达3000多万,且随着糖尿病病程越长,患病率越高,病情也越重。一般而言,到了晚期,糖网患者将几近失明,且无法挽回已丧失的视力,已成为我国50岁以上人群的重要致盲眼病之一,而且有逐渐年轻化发展趋势。
 
  但令人担忧的是,仍然有许多患者不清楚严重性,以至于耽误了治疗。
 
  今天就和大家聊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什么病。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图片来源:摄图网
 
  什么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简称“糖网”,是一种由糖尿病引起的严重眼底疾病,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的三大致盲重点眼科疾病之一。
 
  糖尿病会累及全身所有血管,造成病变。在早期阶段,高血糖会阻塞视网膜内的微小血管,引起渗漏或出血,之后视网膜会代偿性地产生异常的新生血管,而这些新生血管会更容易发生渗漏或出血,导致糖尿病患者视力下降,甚至失明。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哪些症状?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早期通常没有任何症状,所以很容易被患者混淆为白内障、青光眼等,如果不及时进行检查和治疗,随着病情的进展,也会出现一系列严重问题。
 
  早期:视网膜会有不同程度的出血、渗出和黄斑水肿,患者开始出现视力下降,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和眼前黑影。
 
  晚期:视网膜大量出血,视力骤然下降,甚至发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出现眼痛伴头痛,甚至可能完全失明。
 
  如何判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病风险?
 
  事实上,所有类型的糖尿病都可以引起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包括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和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出现的糖尿病),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增加,其发病率逐年增加,下面的一组数据可以解释这个问题:
 
  5年病程的患者发病率:约40.2%;
 
  5-10年病程的患者发病率:约63.1%;
 
  20年以上病程的患者发病率:接近100%。
 
  判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需要哪些检查?
 
  通常情况下,医生会通过散瞳检查眼底来判断是否患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这项检查非常简单,而且无痛。糖尿病患者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需定期进行眼科检查,早期治疗可以减少疾病对视网膜的损伤,避免失明。
 
  除此之外,若医生认为您可能患有重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NPDR)或高风险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PDR)或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那么可能会进行荧光素血管造影检查(fluorescein fundus angiography,FFA)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让医生更准确地评估视网膜血管和黄斑水肿的情况。
 
  如何预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控制糖尿病是预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有效方法。糖尿病患者应尽量控制自己的血糖在正常水平,方法包括规律锻炼,健康饮食,合理用药等。其中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是衡量血糖控制的金标准,也是诊断和管理糖尿病的重要指标,它可以反映患者近3个月内的血糖平均水平。
 
  另外,高血压、高胆固醇会增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病风险,除了控制血糖,还需要控制血压和血脂。
 
  如何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早期:对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在疾病的早期阶段,一般只需要采取定期随访的方式。但是进入病情的晚期,则可能需要根据医生的建议,规划随访时间。
 
  晚期: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晚期,特别是当患者的视力受到严重影响的时候,需要立即接受综合性治疗(全身治疗和眼局部治疗),以防视力进一步受损。
 
  全身治疗指控制血糖、血压、血脂等,这是治疗的基础。
 
  眼局部治疗主要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采用全视网膜激光光凝、玻璃体腔注药及玻璃体切除术。
 
  糖尿病患者如果诊断为重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NPDR)或高风险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PDR)时,应及早行全视网膜光凝(PRP)。
 
  如果发生糖尿病性黄斑水肿需要进行球内注药,注射药物包括抗 VEGF 药物和糖皮质激素。
 
  当患者病情进一步恶化出现玻璃积血或者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则需要行玻璃体切割手术。
 
  总之,糖尿病患者应重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危害,合理用药、控制血糖、定期随访,做到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才能有利于更好地保护视力。

扫描二维码关注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