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五大误区导致失明

时间:2017-05-29 09:58来源:厦门眼科中心编辑:lin浏览:

【文章导读】青光眼被称为“视力的小偷”,因为它在早期毫无症状,经常是不知不觉中失去视力甚至失明的,特别是单只眼睛,因为有另一只眼睛的代偿,很多人甚至说不清自己是什么时候失明的

  有一种眼病,可以让人不知不觉就失明了,这就是青光眼。
 
  青光眼被称为“视力的小偷”,因为它在早期毫无症状,经常是不知不觉中失去视力甚至失明的,特别是单只眼睛,因为有另一只眼睛的代偿,很多人甚至说不清自己是什么时候失明的。
 
  青光眼五大误区导致失明
 
  误区一:出现症状再去看医生
 
  青光眼之所以被称为隐形的杀手,就是因为其早期症状不明显,容易和其他疾病混淆。健康人35—40岁时至少要做1次全面的青光眼检查,并保持之后每年1次。
 
  误区二、青光眼就是眼压高
 
  大部分青光眼是眼压升高引起视神经受损所致,但眼压并不是诊断青光眼的 标准。有部分青光眼患者眼压并不高,甚至一部分高眼压患者并没有青光眼。
 
  误区三:青光眼是老年病
 
  青光眼绝对不是老人的专属,只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越来越高。40岁以上、有青光眼家族史、糖尿病、高血压、高度近视等人群都是青光眼的高危人群。如果患者属于青光眼的高危人群,一旦发现眼痛、眼胀,视力急性下降,不明原因的偏头痛,并伴随恶心、呕吐以及虹视(即在灯光外看到一个彩虹样的光环)等症状,就要怀疑青光眼的可能。
 
  误区四:青光眼不会导致失明
 
  因患青光眼引起双眼失明者占全球盲人数的50%。青光眼引起的视力损害主要表现为视野缩小或缺损,不积极治疗会完全失明。
 
  误区五:术后就没事了
 
  一些病人术后只注意观察眼压,而忽视了视野的变化,一旦症状消失,便认为已全愈,而没有定期检查监测,在不知不觉中就失明了。
 
  看了上面几点,大家已经了解青光眼的误区了吧,这里建议大家正确的对待青光眼,及时接受治疗,听从医生的嘱托,不要踏入青光眼的诊疗误区,不要等到失去光明那天,再惋惜当初没有好好爱惜自己的眼睛。

扫描二维码关注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微信

扫描二维码入群获取更多眼科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