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是一组与眼压相关的以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为共同特征的疾病。
任何年龄的人均有可能患有青光眼,但总的来说还是以中老年人为主,目前45岁以上人群青光眼的发病率为2.6%,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
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青光眼专科李东侃博士指出,青光眼类型多样,大致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和先天性三种。其中,从发病机理上看,原发性青光眼又可分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和原发开角型青光眼。从眼压高低的角度看,原发开角型青光眼又分为高眼压型和正常眼压性青光眼。
为何青光眼“偷走”的视力无法挽回?
生活中“窃贼”偷走的东西有可能会找回来,而被青光眼“偷走”的视力,是无法挽回的。
比如:眼内各种复杂的神经脉络就好像一棵扎根在地面上的参天大树。如果卡住输送养分的树根,那么整个大树都会因再也得不到养分而枯萎死去。树叶不会再生长出来,视神经也是这样。当视神经大面积受损坏死时,青光眼患者视野逐渐丧失,最终将失去光明,“枯木逢春”是很难的。所以青光眼在中晚期会出现视野缺损和失明,部分患者还会因剧烈的眼痛而不得不摘除眼球。
李东侃博士提醒:生活中,许多患者都会有青光眼无法治疗只能等瞎的错误想法。其实早期积极治疗,超过90%的青光眼患者可以避免失明。目前医疗手段虽无法治愈青光眼,却对视功能及视神经有良好的保护和延缓损害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