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病知识
2025-03-28
遇上青光眼应该怎么【文章导读】近年来,青光眼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的各个方面,同时青光眼也是造成失明的第二大原因。它是是一种引起视神经损害的疾病。视神经由很多神经纤维组成,当眼内压增高时,可导致
近年来,青光眼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的各个方面,同时青光眼也是造成失明的第二大原因。它是是一种引起视神经损害的疾病。视神经由很多神经纤维组成,当眼内压增高时,可导致神经纤维损害,引起视野缺损。通常,40岁以上的人比较容易患青光眼,而且女性患者又较男性患者常见。那么为什么会得青光眼呢?
为什么会得青光眼?
1、解剖因素:
前房浅、眼轴短、晶体厚、角膜直径短,导致前房角狭窄,房水排出障碍,眼压升高,青光眼形成。
2、年龄、性别:
开角型多发于30岁左右,无明显性别差异。闭角型45岁以上患者占青光眼病人68.2%-76.8%,女性多于男性。
3、遗传因素:
青光眼属多基因遗传性病变,有家族史者,发病率高于无家族史的6倍,占整个发病人数的13%-47%,患者亲属发病率为3.5%-16%。
4、屈光因素:
屈光不正患者(近视、远视、老花)发病率较高、近视有1/3伴有或发展为开角型青光眼,远视多伴闭角型青光眼。
5、不良生活习惯:
吸烟嗜酒、起居无常、饮食不规律、喜怒无常、习惯性便秘、顽固性失眠。
6、眼部以全身病变:
青光眼本身就是脏腑功能失调后引起全身病理变化过程中的一种眼部表现。因此它不仅可由多种病变继发形成,且可加剧其它病变的演变、发展。其中局部以外伤、屈光不正(近视、远视、散光)、晶体改变(白内障、老花、晶体脱位、人工晶体)、玻璃体改变(玻璃体混浊、液化)、视网膜病变、眼部炎症。全身以心脑血管(高血压、动脉硬化)、消化系统(胃溃疡、胃炎)、内分泌系统(糖尿病、甲状腺疾病)、先天发育不良。
7、用药不当:
用药不当引发青光眼并非鲜见,常见药物有:散瞳验光药物(如阿托品等),麻醉药物(利多卡、普鲁卡因等),拟肾上腺素等药(肾上腺素、麻黄素等),扩血管药物,镇静安眠类(如安定),抗菌消炎类(磺胺)女性激素及避孕药。
为什么会得青光眼?由于青光眼的病因复杂多样,目前还不能从根本上对它进行防治,只有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着手,控制病情发展,避免或减少视神经进行性损伤,达到保护视功能的目的。青光眼与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大家所熟知的全身性疾病一样,是一种终身性病患,只要患病就必须终身治疗,且越早开始治疗,疗效越好。一般认为,青光眼只要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并坚持随诊,是不会失明的;青光眼失明的病例,多为未能早期诊断或诊断后未得到及时、有效、持续的治疗或未坚持定期随诊所致。
扫描二维码关注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微信
扫描二维码入群获取更多眼科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