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走了,留下生命的礼物

时间:2017-04-05 16:28来源:海西晨报编辑:lin浏览:

【文章导读】近日,厦门市红十字会与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共同主办的“2017年厦门市遗体、器官、眼角膜捐献者缅怀纪念活动”在海沧区文圃山纪念园举行。截至昨日,厦门已实现遗体捐献125例。

 厦门眼科中心 
         “自愿、无偿”捐献能用的器官,正成为越来越多人的主动选择。昨天,厦门市红十字会与厦大附属厦门眼科中心,在海沧区文圃山纪念园组织了一场温暖的仪式。虽然,生命的终结总令人悲伤,但如果能通过器官捐献的方式离开这个世界,让生命延续下去,让爱播撒人间,这不正体现了重生的希望和力量吗?
 
  2017年厦门市遗体、器官、眼角膜捐献者缅怀纪念活动昨日举行
 
  厦门实现遗体捐献125例
 
  昨日上午,厦门一扫前日的大风大雨,天晴气爽。临近清明节,厦门市红十字会与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共同主办的“2017年厦门市遗体、器官、眼角膜捐献者缅怀纪念活动”在海沧区文圃山纪念园举行。
 
  捐献者家属、捐献志愿者代表,市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苏苏、市红十字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俞娟、市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处处长陈粮、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党委书记陈逸恬,厦门海沧文圃山陵园开发有限公司、厦门大学医学院、厦门医学院、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以及各区红十字会代表共350余人参加。
 
  厦门眼科中心党委书记陈逸恬在活动上致辞。她说:“在这里刻着名字的逝者,是遗体、眼角膜和器官捐献者。捐出自己,这或许是生命落幕时最沉重也是最美丽的赠予。他们的无私奉献,让生命价值超越了世俗的衡量。每一个捐献者的故事,都闪耀着人性光辉。”以此向全体遗体、器官、眼角膜捐献者致敬,表达了对逝者的缅怀与尊重。
 
  活动中,主持人朗读了一封特殊的感谢信,写这封感谢信的是一名接受眼角膜移植的患者,由于人在贵州,没办法亲自来厦门,所以委托主持人代为表达他的感激之情。他说,由于儿时的一场疾病,他失去了左眼,几十年来靠着右眼生活。去年,右眼不幸被感染,视力逐渐模糊,红痛难忍。后来,辗转来到厦门眼科中心就医,也终于等到眼角膜捐献者为他提供了眼角膜,让他摆脱黑暗,重新回到清晰的世界,他感谢眼角膜捐献者的大爱之举。
 
  活动中,厦门眼科中心代表朗诵了诗歌《生命的礼物》,厦门大学医学院学生代表向捐献者纪念碑献花并宣誓。
 
  据统计,今年4月1日前,厦门市遗体捐献登记累计977人,其中实现遗体捐献125例;器官(组织)捐献登记累计1067人,其中眼角膜捐献99例、器官捐献25例(大器官69个)。
 
  缅怀
 
  95岁高龄去世捐出眼角膜
 
  母亲95岁去世,捐出了眼角膜。昨日,蔡先生夫妇也来到纪念活动现场,缅怀他们的母亲。
 
  蔡先生说,帮助别人是他母亲一辈子的坚持。2011年,母亲完成了她的愿望,在厦门市红十字会登记成为眼角膜捐献志愿者。四年后,老人去世,也如愿捐出了眼角膜,让需要它的人重见光明。
 
  蔡先生的母亲乐于助人,也不忘教导子女要为社会做奉献。在母亲的熏陶下,蔡先生几个兄弟姐妹也都成了捐献志愿者,希望有朝一日能为需要帮助的人带去希望。
 
  儿子意外去世
 
  捐出器官救5人
 
  器官捐献者廖六军的父亲说,看到孩子捐出来的器官、眼角膜能用在别人身上,这样对他们也是个安慰。廖六军是厦门第8例器官捐献者,他的肝、肾、眼角膜等至少造福了5名患者。
 
  2014年,26岁的廖六军因意外摔伤,不幸去世。廖六军的父母决定为儿子最后做些有意义的事,他们主动与市红十字会取得联系,签署了器官、眼角膜捐赠协议。
 
  因为父母在厦务工,廖六军小的时候就从老家四川来到厦门,“他很喜欢厦门,在厦门把他的器官捐献出去,就当他还一直生活在这吧。”廖父说。

扫描二维码关注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