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不是老年人才会得的病吗?其实刚出生的小孩也会得,而且并非罕见特例!近日,厦门眼科中心业务副院长、白内障·老花眼专科学科带头人张广斌教授就为仅4个月大的晨晨(化名)实施了双眼白内障手术。而这一经历,与五年前哥哥壮壮(化名)确诊时如出一辙。
兄弟俩接连查出白内障,究竟是怎么回事?
5年前哥哥查出白内障
原来早在五年前,李女士的大儿子壮壮(化名)就因先天性白内障,住进了厦门眼科中心。
壮壮是幸运的,尽管发现时已1岁,但他的白内障不算严重,又遇上了权威的白内障手术专家——张广斌教授,术后壮壮的视力一天天好起来,如今视力保持在 0.8。
然而,命运似乎在这个家庭重复着相似的剧本...
如今弟弟瞳孔也变成了“白色”
4个月前,李女士发现刚出生不久的弟弟晨晨(化名)瞳孔也变成了“白色”,即便用玩具在眼前晃动,也毫无反应。
难道晨晨也得了白内障?早有防备的李女士又带着晨晨直奔张广斌院长门诊。果不其然,裂隙灯下,印证了她最不愿面对的猜想——晨晨的瞳孔区浑浊如蒙着层磨砂玻璃,也被确诊为先天性白内障,需要尽快手术治疗。
实施疑难白内障手术 争分夺秒搭建“光明桥”
张广斌教授指出,先天性白内障多在出生前后即存在,多数是家族遗传或在孕期前三个月感染病毒、接触有害物质相关。临床上并不少见,是儿童常见的致盲性眼病之一,仅在厦门眼科中心,每年诊治的患儿就不在少数。若未能在出生后 6 个月内的视觉发育关键期及时干预,极易导致不可逆的弱视、斜视,甚至终身失明。
白内障,孩子越小,治疗效果越好。
但由于晨晨体格偏小,眼球发育尚未成熟,麻醉难度比成人大很多。为确保晨晨手术万无一失,张广斌教授凭借三十余年深耕临床的资深积淀,以其在疑难病症诊疗领域的权威造诣,领衔内科、麻醉科等科室进行MDT会诊,制定了手术方案。在晨晨4 个月的时候,成功实施了一期晶体摘除术。
如今,晨晨曾被白雾笼罩的眼睛,正逐渐透出明亮光芒。接下来,还需尽快屈光矫正并制定弱视训练方案,待各方面条件成熟之后,完成二期人工晶体植入术,以最大限度保留视觉功能,为视力发育争取最佳预后。
专家提醒:张广斌教授表示,先天性白内障患儿是特殊群体,因无法言语表达,父母需密切观察眼部异常,如:黑眼球中央看到小白点,眼睛不能跟随物体运动、对彩色的东西没有反应,看东西时偏头、斜视等,需立即就医。“一旦确诊,应根据病情把握手术时机,多数建议在出生后 6 个月内,术后需配合佩戴矫正眼镜、坚持弱视训练等干预措施,通过 “早发现、早手术、早康复” 的全程管理,术后视力恢复预后较为理想,部分患儿通过规范治疗后视力影响较小,甚至无需长期佩戴眼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