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眼镜太麻烦?2分钟初步自测能否做近视手术,很多人卡在第2道题……

时间:2025-08-23 10:11来源:厦门眼科中心编辑:lyl浏览:

【文章导读】生活中,近视带来的烦恼总是如影随形: 早起时在床头柜摸索眼镜成了每日的「必修课」; 运动时一个跳跃或碰撞就可能让眼镜飞离鼻梁; 拍照时镜片反光总把眼神藏得严严实实 如果你

  生活中,近视带来的烦恼总是如影随形:
 
  早起时在床头柜摸索眼镜成了每日的「必修课」;
 
  运动时一个跳跃或碰撞就可能让眼镜“飞离”鼻梁;
 
  拍照时镜片反光总把眼神藏得严严实实……
 
  如果你也受够了这些因近视带来的不便,或许近视手术能成为你的一个新选择。
 
  但并非所有人都适合做近视手术——先来完成这份简单自测,看看你是否具备接受手术的基础条件吧!
 
 
  2分钟自测,你符合基础条件吗?
 
  1. 年龄达标了吗?
 
  → 是否年满18周岁?
 
  近视手术一般要求近视者年满18岁。未成年人眼球仍处于发育阶段,眼轴可能继续增长,近视度数也可能进一步加深。
 
  2. 近两年度数是否稳定?
 
  → 每年近视度数增长不超过50度。
 
  若近视或散光度数在近两年内仍在明显加深,术后产生新度数的风险较高,可能影响手术的长期效果,甚至需要二次干预。
 
  3. 角膜条件允许吗?
 
  → 是否已提前停戴隐形眼镜(普通软镜停戴1周以上,散光软镜及RGP停戴3-4周,角膜塑形镜应停戴3个月以上)、是否没有严重角膜炎等病史?
 
 
  关键禁忌:出现以下情况建议暂缓或无法手术
 
  如符合以下任意一条,建议先进行治疗或暂缓手术计划:

       眼部疾病
 
  若存在以下情况,可能暂时不适合手术,需先治疗:
 
  频繁眼干、眼痒,或有眼睑炎、结膜炎等炎症;
 
  曾有视网膜脱离、青光眼、白内障等眼部疾病;
 
  近期有视力突然下降、看东西变形等异常症状。
 
  全身性疾病
 
  以下全身情况可能影响手术安全性或恢复,需提前告知医生评估:
 
  患有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可能影响伤口愈合);
 
  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可能增加术后炎症风险);
 
  正在服用影响凝血功能的药物(如抗凝药)。
 
  特殊时期
 
  是否处于怀孕、哺乳期,或近期计划备孕?
 
  孕期和哺乳期激素水平变化会导致视力波动,度数不稳定,影响手术效果。
 
  通常建议哺乳结束、激素水平恢复正常后再考虑手术。
 
   小贴士:
 
  再次强调,如果你有佩戴隐形眼镜的习惯,请务必提前停戴——普通软镜停戴1周以上,散光软镜及RGP停戴3-4周,角膜塑形镜应停戴3个月以上,以保证角膜数据检测准确!
 
  自测之后请记住:别自行下定论!
 
  上述自测仅为初步筛查,真正能否手术需依赖严谨专业的术前检查,包括角膜地形图、眼压测量、眼底检查等,才能全面评估眼部条件。
 
  下一步该怎么做?
 
  如果自测“基本符合”(年龄/度数合适且无明显禁忌症),建议尽快预约专业医院进行完整术前检查(约1–2小时,无需空腹,通常当天可出结果)。
 
  如果自测“有多项不符合”(如度数超标、正患眼疾),应先治疗或控制相关问题,待状态稳定后再考虑手术评估。
 
 
  延伸科普:主流近视手术有哪些?要怎么选择?
 
  目前近视手术主要分为角膜激光类和晶体植入类2大类:
 
  角膜激光类手术
 
  通过激光切削角膜,改变其曲率以矫正视力,常见如全飞秒SMILE 3.0/4.0/Prp、全光塑、全激光、臻飞秒、半飞秒等。
 
  晶体植入类手术
 
  将定制人工晶体植入眼内,不损伤角膜,,具有可逆性,术后视觉效果稳定。
 
  需要注意的是,每类手术都有其适用人群和禁忌症,最终选择应基于个人眼部条件、度数、用眼需求等综合因素,并在医生专业建议下作出决定。
 
  术后也需严格遵循医嘱,做好眼部护理,才能最大程度保障手术效果与安全。

扫描二维码关注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微信

扫描二维码入群获取更多眼科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