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视如何治疗?病因是什么?弱视预防?

时间:2011-06-03 10:45来源:厦门眼科中心编辑:admin浏览:

【文章导读】斜视、弱视在小儿眼病中是一种最常见的眼病,那么小儿的斜视、弱视是什么原因形成的?厦门眼科中心小儿眼病专家接下来逐一为您解答,治疗弱视、斜视有哪些方法,应该怎样预防

斜视、弱视在小儿眼病中是一种最常见的眼病,那么小儿的斜视、弱视是什么原因形成的?厦门眼科中心小儿眼病专家接下来逐一为您解答,治疗弱视、斜视有哪些方法,应该怎样预防斜视、弱视的发生。
        斜视指两眼不能同时注视一目标,而仅能用一眼注视,另一眼的视轴表现不同程度的偏斜,属眼外肌疾病。
        弱视指 矫正视力低于0.9(0.9适用于5岁和5岁以上者,低于5岁者应下调至:4岁0.8,3岁和3岁以下0.6)的视力状况,可分为有明显器质性病变形成的弱视、无明显器质性病变造成的弱视。

斜视、弱视的病因

        斜视常见引发的病因有眼的调节引起的疲劳引起的;单眼屈光间质、眼底或视神经的病变等)妨碍了双眼单视的功能引起;过度发育或发育不良引起;先天性遗传的。
         弱视常见引发的病因归纳起来有以下原因:小儿斜视、较高度远视、近视和散光、先天性白内障、重度眼睑下垂,以及先天的视中枢及视神经发育不良等。

斜视、弱视的种类:

  1、隐斜视:眼球仅有偏斜趋向,但能被大脑融合机能所控制,使斜视不出现,并保持双眼单视。这种潜在性眼位偏斜,称为隐斜视。
   2、共同性斜视:

       (1)共同性斜视:
        先天性内斜视,婴儿在出生时或生后6月内(含6月)发病,斜度大,多数病人双眼视力相等而呈交替性,少数为单眼性,屈光状态为轻度远视,戴眼镜不能矫正眼位,可能有家族史。
         调节性内斜视,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多为2-3岁发病,发病时多呈间歇性,中高度远视,戴矫正屈光不正的眼镜后能够矫正眼位,可伴有单眼或双眼弱视,AC/A值正常;非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多在1-4岁发病,轻度远视,看近时斜视角明显大于看远时,AC/A值高。
        部分调节性内斜视。
        非调节性内斜视,大幼儿早期发病,无明显远视,亦可能有近视,戴镜不能矫正眼位,单眼性者多伴有弱视。 
        继发性内斜视,外斜视手术过矫。出生时或生后早期发生的视力障碍可能引起内斜视,又称知觉性内斜视。

       (2)共同性外斜视:先天性外斜视、间歇性外斜视、恒定性外斜视、继发性外斜视。

       (3)其他:周期性内斜视、间歇性外斜视合并调节性内斜视、微小斜视。

        3、非共同性斜视:

        (1)麻痹性斜视:先天性麻痹性斜视、后天性麻痹性斜视。

        (2)特殊类型斜视:分离性垂直偏斜、Duane眼球后退综合征、眼外肌纤维化、Brown上斜肌鞘综合征、A-V征。

弱视的种类:

        1、斜视性弱视:发生在单眼,患儿有斜视或曾有过斜视,常见于四岁以下发病的单眼恒定性斜视患者,其由于大脑皮质主动抑制斜眼的视觉冲动,长期抑制形成弱视。
         2、屈光参差性弱视:因两眼不同视,两眼视网膜成像大小清晰度不同,屈光度较高的一眼黄斑部成像大而模糊,引起二眼融合反射刺激不足,不能形成双眼单视,从而产生被动性抑制,两眼屈光相并3.00D以上者,屈光度较高常形成弱视和斜视。
        3、形觉剥夺性弱视:多为双眼性,发生在高度近视、近视及散光而未戴矫正眼镜的儿童或成年人,多数近视在6.00D以上,远视在5.00D以上,散光≥2.00D或兼有散光者。
        4、先天性弱视:在婴儿期,由于上睑下垂,角膜混浊,先天性白内障或因眼睑手术后遮盖时间太长等原因,使光刺激不能进入眼球,妨碍或阻断黄斑接受形觉刺激,因而产生了弱视。
        5、屈光不正性弱视:由于出生时黄斑出血,导致锥细胞排列不规则,在婴儿出生后双眼形成以前发生,因而预后不好。有些虽然视网膜及中枢神经系统不能查出明显的病变,目前仍认为属器质性病变,因现有检查方法不能发现,此型为恒定性弱视,治疗无效。

斜视的治疗:

        治疗斜视的,首先是针对弱视,以促使两眼良好的视力发育,其次为矫正偏斜的眼位。斜视的治疗方法包括:戴眼镜、戴眼罩遮盖、眼视轴矫正训练、眼肌手术或上述方法的综合使用。戴眼罩是治疗斜视所引起的弱视。视轴矫正乃利用仪器加强眼球运动。眼肌手术则包括放松或缩短一眼或两眼的眼外肌中的一条或多条眼肌。轻度斜视可以戴棱镜眼镜来进行矫治。
        手术治疗:分为保守方法和手术,要根据具体情况经正规医院专科医生检查确定。斜视治疗的年龄越小,治疗效果越好。斜视手术不仅为了矫正眼位、改善外观,更重要的是建立双眼视功能。手术时机以7岁前为 。当儿童视觉发育终止(约7岁至10岁)后,手术仅能改善患儿外观,双眼视功能将很难提高。目前斜视手术作为一项眼科常规手术,方法成熟,成功率达90%以上,主要是对附着在眼球表面的眼外肌施行手术,不进入眼球内部,一般对视力没有明显影响。年幼患儿接受手术时需全身麻醉,但不会影响其智力和发育。值得注意的是:手术后眼位的矫正,仅仅是治疗的第一步,手术后立体视和弱视的训练是不可缺的治疗。
 
  斜视纤维微创手术:

     在过去几十年,斜视手术一直采用肉眼直视手术,手术切口大、出血多、术后反应大,常引起结膜中重度水肿、结膜脱垂、切口愈合时间延长等问题,针对肉眼手术的不足,该技术的优点很多:一、手术切口小、对眼组织的创伤小、术后不需拆线,大大减轻了术后反应二、由于手术视野更加清晰及倍率的放大,极大地提高了术者动作的精准性,保证了手术的安全,大大减少了眼球前段缺血综合症的风险。

弱视的治疗

        1、中心注视性弱视:传统治疗通常在矫正屈光的前提下采用遮盖健眼的遮盖法(conventional occ-iusion),强迫弱视眼注视,并结合精细目力作业如:在家做些描图、穿针、穿珠子等训练,以促进视力提高。而随着技术的进步通常采用多媒体网络视觉训练。
        2、旁中心注视弱视:各家意见不同,有些学者主张仍用主导眼遮盖法,认为弱视眼经强迫作注视眼后能自动改变旁中心注视为中心注视,并增进视力。亦有学者主张手术前宜先使旁中心注视转变为中心注视。
        3、压抑疗法penalization:利用光学及药物方法减弱主导眼视力,同时促进弱视眼的功能,因无需遮盖,患儿容易接受。
  
斜视的预防

  眼科中心专家指出预防斜视要从婴幼儿时期抓起,家长要注意仔细观察孩子的眼睛发育和变化。婴幼儿在发热、出疹、断奶时,家长应加强护理,并经常注意双眼的协调功能,观察眼位有无异常情况。要经常注意孩子的眼部卫生或用眼卫生情况。如灯光照明要适当,不能太强或太弱,印刷图片字迹要清晰,不要躺着看书,不可长时间看电视及打游戏机与电脑,不看三维图等。对有斜视家族史的孩子,尽管外观上没有斜视,也要在2周岁时请眼科医生检查一下,看看有无远视或散光。孩子看电视时,除注意保持一定距离外,不能让小孩每次都坐在同一位置上,尤其是斜对电视的位置。应时常左中右交换座位,否则孩子为了看电视,眼球老往一个方向看,头也会习惯性地向一侧歪,时间久了,6条眼肌的发育和张力就不一样,失去了原来调节平衡的作用,一侧肌肉老是处于紧张状态,另一侧则松弛,就会造成斜视。

弱视的预防

  诊治弱视的重要原则是“早发现,早治疗”。它直接影响弱视的治疗效果。视功能发育完毕后发现弱视,为时已晚了,早期发现弱视在临床上有十分重要意义。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学龄前体检:一般的儿童尤其是幼儿园长大的儿童,3岁时经过简单的视力教认,绝大多数都会认视力表。有条件的幼儿园要对孩子视力每年进行一次普查筛选,家长也可自购一张标准视力表,挂在光线充足的墙上,在5米远让孩子识别。检查时一定要分别遮眼检查,不可双眼同时看,防止单眼弱视被漏检,反复认真检查几次,若一眼视力多次检查均低于0.8,则需带孩子到医院作进一步检查。一般认为检查 不晚于4岁。   及早发现异常苗头。弱视儿童往往有除了视力低下以外的其他表现,如斜视、视物歪头、眯眼或贴得很近等等。一旦发现孩子有斜视的现象,应尽早到医院眼科检查、确诊,因为约有1/2的斜视合并弱视。上述其他异常现象也要引起重视和注意,要到医院眼科检查是否由眼部疾患引起。
   另外,对于婴幼儿和不能配合检查视力的幼儿,可作遮盖试验大致了解双眼视力情况:有意遮盖一眼,让孩子单眼视物,若很安静而遮盖另眼却哭闹不安或撕抓遮盖物,那就提示未遮盖眼视力很差,尽早到医院检查。
   总之,弱视的早期发现主要靠家长、幼儿园、学校、医院的紧密配合,最主要的还是与孩子朝夕相处的家长本人。

扫描二维码关注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