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杨超越自曝700度高度近视引发热议后,近日她在某综艺中摘了眼镜穿针的行为再次冲上热搜——#我摘了眼镜就杨超越这样#。
杨超越透露,“父母和妹妹视力均正常,仅自己高度近视”,目前度数还在涨,从最初的600度增至约700度,需长期佩戴隐形眼镜维持工作。
这个热搜戳中了无数高度近视者的痛点,评论区秒变 “互助大会”:
“750度的我,洗澡把洗面奶当洗发水用”
“每天戴隐形10小时,角膜缺氧到刺痛”
“化完妆戴上眼镜感觉白化了”……
高度近视真的只能在 “模糊” 与 “风险” 间妥协吗?今天就带大家一起来理清真相。
700度高度近视能做近视手术吗?
医学上,600度以上属于高度近视,而能否手术关键看 “眼部条件”,而非单纯度数 —— 术前严谨全面的检查(角膜厚度、眼底健康、眼压等)才是
“准入证”。
600度以上的近视,并非绝对不能手术,目前有两类主流选择需结合检查结果判断:
适合对视觉质量要求高、角膜较薄、度数高(1800度以内近视均可矫正)的人群,原理是将仅0.2mm厚的人工晶体植入眼内,相当于
“内置隐形眼镜”,无需打磨角膜,且效果可逆(未来度数变化可取出晶体)。
2. 近视激光手术
全飞秒3.0/4.0/Pro、个性化半飞秒等激光手术,通过精准打磨角膜改变屈光状态矫正近视。
但高度近视者角膜往往更薄(角膜厚度需达到安全阈值),若厚度不足或角膜形态异常,就无法进行。
出现这些情况,再想做也不行!
即使度数符合要求,出现以下问题也会被 “一票否决”:
1. 眼底病变:视网膜裂孔、脱离(高度近视者病变风险是普通人3倍,术前必查);
2. 眼压过高:可能提示青光眼,手术会加重风险;
3. 度数不稳定:每年度数增长超50度;4. 年龄不满18岁:眼球未发育成熟,术后易反弹。
因此,近视者若考虑手术,第一步必须到正规医院做全面检查,切勿轻信 “任何度数都能做” 的宣传。
高度近视日常如何为眼睛“上保险”?
必须明确的是,即使通过手术摆脱了眼镜,高度近视的“眼轴”也无法缩短,相关的眼底病变风险依然存在。
因此, 科学护眼与定期检查是终身任务 。
1. 年度眼底检查:不可或缺的“年检”
建议每年进行一次全面的眼底检查。这如同为眼睛做一次精细的“CT扫描”,能够及时发现视网膜裂孔、变性区等潜在风险,防患于未然。
2. 警惕危险信号:视网膜脱离的征兆
一旦眼前出现频繁的闪光感、大量飞蚊乱舞、固定黑影遮挡或视物变形,可能是视网膜拉响的警报,必须立即就医。
3. 科学选择运动:避开高强度冲击
避免拳击、蹦极、跳水等可能对头部和眼球产生剧烈冲击的运动,可选择游泳(戴护目镜)、慢跑、瑜伽等更为温和的方式。
对于高度近视者而言,清晰的视觉是追求美好生活的基础,但眼健康才是更需要守护的财富。
通过科学的矫正手段、严谨的日常防护与定期的专业检查,即使面对高度近视,也能拥抱清晰、安全、高质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