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望月月如魂,雾里看花花似梦。”这话听起来唯美,但是对于患有白内障的老年人来说,这“雾里看花”可是真真切切地令人头疼。
白内障是由于眼睛的晶状体出现混浊而引起的视力下降。人的眼睛犹如一部“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当发生白内障时就像“照相机”的“镜头”变混浊了,导致难以拍摄出清晰的照片。
目前,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在全球范围内白内障是50岁以上人群致盲主要原因。在中国,70岁以上老年人群白内障发病率高达 60%,预计到2020年,中国白内障致盲人数将达到506.25万,并且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但是,更让人担心的是,很多白内障的发生,往往是在不知不觉中缓慢发展而来的,很多老年人对一些症状一开始根本就不在意。
有这些症状要小心:
1、看东西模糊不清、视力下降
2、夜间视力下降、视物图像褪色或泛黄
3、看灯时发现灯周围出现一圈光晕
4、单眼或者双眼将一个物体看成两个
5、看东西发现变形
6、视物发现颜色改变
生活中有很多老年白内障患者病急乱投医,听信偏方,买了很多眼药水,不仅治不好还耽误了病情,后悔不已。有的患者被查出患有白内障之后,既害怕做手术又怕病情越来越严重,于是想“等等”、“再过段时间”、等白内障“熟”了再做,实际上,“白内障手术本身宜早不宜迟”。等“熟了”再做的说法早已过时,因为一旦真的“熟了”,不仅手术难度和风险增加,而且会导致青光眼、葡萄膜炎等更严重的眼部疾病。而尽早及时地进行手术,则有手术难度更低,恢复时间更快,手术效果更好等优点。
因此,只要确诊了是老年性白内障,并且由于此原因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那么就可以准备手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