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得等熟了才能做手术”—— 不少人听过这样的说法,甚至因此拖延治疗,直到视力严重下降才就医。但随着医学技术发展,“等成熟” 的老观念早已过时,盲目等待反而可能带来风险。
首先得弄明白:为啥过去会说 “等成熟”
这要追溯到传统白内障手术。早年常用的 “囊外白内障摘除术”,需要较大的手术切口(约10-12毫米),且得等晶状体完全浑浊、质地变硬后,才能完整取出。如果晶状体没 “熟”,质地较软,反而容易碎裂,增加手术难度和风险。所以那时医生会建议患者等白内障成熟,也就是视力降到0.1以下甚至只能看清手指时再手术。
但现在不一样了!
目前主流的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彻底改变了手术对晶状体浑浊程度的要求。这种手术只需2-3毫米的微小切口,通过超声波将浑浊的晶状体打碎后吸除,再植入人工晶状体。不管晶状体是轻度浑浊还是中度浑浊,只要仪器能精准定位和操作,就能顺利完成手术。相比传统手术,它创伤更小、恢复更快,也让不用等成熟成为可能。
更重要的是,盲目等成熟会带来两大危害:一是影响生活质量,白内障发展过程中,视力会逐渐下降,看报纸、过马路、做饭等日常活动都会受影响,甚至可能因为看不清而增加摔倒、碰撞的风险;二是增加并发症风险,若白内障长期不处理,浑浊的晶状体可能会膨胀,挤压眼内结构,引发急性青光眼,出现眼痛、头痛、恶心等症状,严重时还可能损伤视神经,导致永久性视力下降。此外,晶状体过熟还可能引发葡萄膜炎,治疗起来更复杂。
专家提醒:如果发现看东西模糊,已经影响到阅读、驾驶、工作或日常社交,就要到医院检查。医生会根据晶状体浑浊程度、眼底情况、眼压等综合评估,判断是否需要手术。早手术不仅能尽早恢复清晰视力,还能避免并发症,让眼睛更安全。